【免责声明: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无法和版权者联系,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、公司、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来邮件信(laidingjia@austar-hearing.com)或来电告之,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。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】
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过夜生活,熬夜已经成为了“家常便饭”,经常熬夜对年轻人的健康会造成较大伤害。有研究发现,经常熬夜的人存在听力下降的危险。
专家发现,门诊中突发性耳聋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性,就是工作压力大、长期疲劳。人长期处于压力过大和身心过度疲劳状态,会阻碍内耳血液供应,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导致失聪。而沉重的工作压力亦会令本身患有耳鸣的人士病情恶化。
近期,武汉的一位40岁的李先生在一家工业公司上班。一星期前,在连续一个月加班后他突然出现耳鸣,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话,需要让对方重复说几遍。到医院检查后,李先生被确诊为“低频听力下降”。
专家介绍说,“低频听力下降”以前被列入突发性耳聋的一种形式,但近几年业界将其单列为一种耳科疾病,认为需要得到公众的重视。“低频听力下降”的病人多具有经常熬夜、工作压力大、情绪紧张、长期过劳等特点。
“低频听力下降”容易反复发作,症状从轻入重。首次发病时,如果及时治疗,很多病人可以完全恢复。如果频繁发作,听力可能逐渐受到永久损害,有的病人每隔几周就发作一次,甚至到了只要一熬夜工作就会“中招”的程度,令人苦不堪言。
由于“低频听力下降”只是对某一段频率的听力下降,发病时容易被病人忽视,导致错失抢救听力的黄金时间。

年轻人出现听力损害,往往与缺血没有太大关系,更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引发。要保护听力,除了少用塞入式耳机,避免在高噪音环境下逗留太久,年轻人还要注意工作和生活松弛有度,不能24小时活在工作中,不要经常熬夜,以免降低免疫力。如果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,要及早治疗。
所以说,熬夜是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,它可能会让你的听力下降。因此,为了身体健康着想,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熬夜行为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定期检测听力,能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!
酗酒
过量的酒精对我们的肝脏和大脑都不好。但时逢亲友聚会,难免推杯换盏,豪饮狂欢。当摄入过量酒精以后,身体会产生不良反应,如血液流动加速,导致耳部血管紧张血压升高,限制毛细胞氧气量的吸收,可能会使得毛细胞因无法很好地吸收氧气窒息而受损。而毛细胞一旦损伤无法再生,如果受损的数量过多,则会造成听力损失。
小编提醒:
欢聚虽好,但饮酒要适量,且不可贪杯哦!
吸烟过量
“饭后一支烟,赛过活神仙”,特别是在聚会人多时,吸烟的人多了,密闭的房间内就更加烟雾缭绕。但正是这种貌似享受的吸烟,不仅会有害于身体健康,还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缺失,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:
(1) 香烟中的有害有成份
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血液中的含氧量并会收缩血管,血液粘度升高,内耳微血管供应动脉粥样硬化,从而出供血受损现象对内耳构成威胁。内耳中敏感的毛细胞负责将声音传送到大脑,当血管中的血流量降低时,耳内供血不足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或毁灭性打击,从而造成听力受损。
(2) 香烟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
吸烟时香烟在自行燃烧时产生出大量的一氧化碳,一氧化碳中毒可以使螺旋神经节,前庭神经节和脑干网状核质受损伤,这些都是与听力有关的关键部位,内耳是末端供血的边缘区域,又是非常敏感的部位,所以长期大量吸烟必然会影响到内耳的功能,造成听力下降。
小编提醒:
长期大量吸烟不仅有害身体健康,还会造成听力受损。
过度劳累
三年疫情后的第一个暑假,出门旅游难免车马劳顿,生活作息不规律,但应注意劳逸结合,且不可透支身体,因为过度劳累也会影响听力。
首先,过度劳累会引起高血压、血液黏稠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等,间接导致耳内供血不足。
其次,当身体过于疲劳时,会导致精神紧张从而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过度劳累及紧张后会产生耳鸣的状况,严重者还会发生突聋。
小编提醒:
过度劳累会间接导致耳内供血不足,产生耳鸣等症状,应劳逸结合。